【知识荟萃】如何进行身体姿势评估分析

身体姿势(posture)是指身体各部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它反映人体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各组织间的力学关系。正常的姿势有赖于肌肉、韧带、骨骼、关节、筋膜等组织的支持和良好的姿势习惯以及正常的平衡功能。正确的身体姿势应具备如下条件:具有能使机体处于稳定状态的力学条件;肌肉为维持正常姿势所承受的负荷不大;不妨碍内脏器官功能;表现出人体的美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什么是正确的姿势



从理论上来讲,正确的姿势是指身体各个部位维持在科学、平衡的排列线上,有正确的排列顺序。正常人脊柱有4个弯曲,称为生理性弯曲,即稍向前的颈曲、稍向后的胸曲、较明显向前的腰曲和较大幅度向后的骶曲。这些生理弯曲不仅可以减轻震荡、保护脏器,还有辅助维持人体重心的作用。



 




人体重心线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想象中的线,它随着体位的变化而变化。正常重力是通过被动的韧带张力和小的骨骼肌主动活动产生的力矩得以均衡的,并使压力适宜地分布在负重面上。过度的拉力施加于韧带和肌肉或异常的负重面都将影响重力线的位置,改变人体的姿势。




维持良好姿势的意义




良好的姿势可以让身体各个关节的受力比较均匀,且受力相对较小,不会让某些特定的关节承担大部分的重量,避免身体功能障碍和疾病的产生。在姿势出现异常的情况下,错误的关节排列可能会导致关节、骨骼、肌和韧带承受过大的压力和张力。


身体姿势的评定



人体处于直立位的标准姿势时,从各个不同方向进行观察,要符合以下条件:



1. 前面观:双眼应平视前方,两侧耳屏上缘和眶下缘中点应处同一水平面上,左、右髂前上棘应处同一水平面上。
 
2. 后面观:头后枕部、脊柱和两足跟夹缝线都应处于一条垂直线上;与脊柱相邻的两肩和两侧髂嵴,对称并处于垂直脊柱的水平线上。
 
3. 侧面观:耳屏、肩峰、股骨大转子、膝、踝五点位于一条垂直线上。同时可见脊柱的4个正常生理弯曲,即颈曲向前凸,胸曲向后凸,腰曲向前凸,和骶曲向后凸。颈曲和腰曲角度最大,胸曲次之,骶曲最小。




如何进行身体姿势的评估分析





ABW BodyMapper 4D 四维身体姿态与动作捕捉评估分析系统利用视频立体光栅成像技术和光学三角测量原理对人体背部和四肢进行姿态捕捉、测量和分析评估――应用快捷方便,而无须担心任何X射线的照射!系统通过对脊柱和骨盆图像的三维重建,进行系统化测量分析,提供大量的生物力学参数,并与内置的标准参数进行对比,从而对身体姿态实现整体性评估,并对所有捕捉探测到的异常姿态进行进一步分析、记录和存档管理。


同时,系统标配足底测力台系统,对足底压力进行动静态捕捉测量,以三维方式直观显示足底的压力分布情况。




核心技术与亮点


  • 操作简单方便
首次利用视频立体光栅成像技术和光学原理在一眨眼的极短时间内对整个人体姿态进行捕捉、测量和分析评估!
  • 安全无辐射
    视频立体光栅成像技术更适合于进行姿态和功能性动作分析,并为各种姿态训练和矫正的效果提供客观评估数据――应用快捷方便,而无须担心任何X 射线的照射!
  • 测量精度高

利用动态三角测量技术,采用120Hz 的高频率,1mm的高精度光栅,高达2 百万个测量点,并且每个测量点通过黑白交替投射,使得成像结果更加真实、精确。

  • 测量数据丰富

    软件系统清晰显示从颈椎到腰椎整个脊柱在矢状面、额状面和水平面的排列形态。因此,相对于正常脊柱形态的任何偏离、侧移、侧弯及其他形态异常都在系统中清晰直观的捕捉探测到;同时,综合报告提供多种测量数据和重建图像,并提供正常解剖参考值,便于对异常姿态全面分析与捕捉。

  • 整体姿态分析
    系统自动记录从头到脚的身体姿势,进行整体姿态分析评估,并充分考虑腿部轴线和足跟⾓度等因素。足底测力台与4D 系统联合使用,进行同步的静态或动态测量,直观展示了足底压力的三维分布图像。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Sports Health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